20个房企董事长、总裁预判2020年楼市!今年是洗牌年【每周地产评论】
【每周地产评论】荟萃每周精彩评论。
截至3月底,已有66家上市房企披露了财报。各公司管理层在公布2019年业绩同时,各大公司也对2020年的房地产市场进行了预判。地产号特别梳理出20个房企公司的董事长、总裁们的观点,一起来展望房地产未来,值得你认真一读!
恒大主席许家印:一定要把负债降下来
今年恒大的业绩发布会上,“新战略”成为关键词。
许家印在业绩发布会上正式宣布:“恒大从2020年开始转变发展方式,全面实施‘高增长、控规模、降负债’的发展战略,要用最大的决心、最大的力度,一定要把负债降下来。”
恒大新战略的背后逻辑,归根结底是“开源节流”四个字,“降负债”是此次战略的核心目标。
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:
重视客户和现金为王
万科2019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,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摘下口罩,回应了媒体的首个提问。
“这场危机告诉我们一种疾病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之前,只有靠自己的免疫力和健康的基础战胜病毒。”在郁亮看来,万科应对危机的免疫力和健康基础体现为重视客户和现金为王,始终追求有利润的收入和有现金流的利润。掌管万科近三年时间,郁亮当初描绘的“万亿大万科”蓝图尚未成型,危机感已真实袭来。
郁亮致股东:
2020年万科做好三件事
按照如前所述的连贯逻辑,2020年万科将在吸收过往转型升级成果的基础上,重点做好三件事情。第一是对市场环境变化进行更深入的分析,回到基本商业逻辑,探寻在多变环境中可以保持不变的应变方法。第二是聚焦产品力和服务力,做好精益运营,提升竞争能力和经营效益。第三是深化组织重建,在实践中检验组织能力与效能,完成事人匹配。
》》万科宣布白银时代已进入深水区!2020年重点做好三件事情
万科总裁祝九胜:
疫情致公司今年2-3月销售降低510亿
3月17日消息,万科总裁、首席执行官祝九胜在万科2019年度业绩推介会上透露,受疫情影响,今年2-3月万科销售(认购金额)降低了510亿元,;交付也受到影响,一季度大约有万户有交付延期的可能性,全年可能涉及超过三万户;此外,销售减少,销售回款降低,对公司未来1-2年的现金流会产生压力。不过,祝九胜预期疫情后市场需求会逐步释放。公告显示,2020年1~2月份,万科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506.7万平方米,合同销售金额829.4亿元。
中海地产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颜建国:
不容乐观,2020年宣布寻地合作计划
谈及2020年销售目标,颜建国此前曾提出到2020年实现销售额4000亿港元。然而,受疫情影响,第一季度的销售情况恐怕不容乐观。中海地产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张智超在业绩会上称,将会按照“十三五规划”的目标全力争取完成。
张智超还透露,中海地产2020年全年的供货节奏好于往年,目前在手货量有3100亿元,并已取得预售证。根据疫情和运营的节奏,今年上半年新增货量大约为1000亿元,下半年新增约2700亿元。这也就意味着,在不新增土地储备的情况下,中海地产今年的货量总共为6800亿元。
3月13日,中海地产官微发布了一则2020年寻地合作计划,计划称:诚邀合作伙伴就股权收购、资产转让、国企混改、城市更新、联合开发等业务范畴进行全面合作,并特别注明:城市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全国一二线城市及强三线城市。
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、总裁许世坛:
造“大飞机战略”
关于土储分布情况,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、总裁许世坛强调,按货值来算,前几年世茂在一线城市的布局比例低于10%,但截至去年末,货值占比超20%,加上在二线城市布局的50%份额,整体来看,世茂在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已超过70%。相信在今年年底,一线城市货值占比会超过25%,加上二线城市整体占比可能会超过75%。因此,今年世茂项目在量价上都会有比较好的表现。按照新增土储的5000亿元可售货值来算,世茂将今年的销售目标定在3000亿元,但其目标也不仅于此。
2020年,世茂将多元业务发展模式命名为“大飞机战略”:地产开发是核心“主体”;酒店管理、物业服务、商业办公、文化娱乐为“双翼”;高科技、医疗、教育、养老、金融等投资,则成为平衡发展的“尾翼”。
》》世茂宣布造“大飞机”!596.2亿元现金蓄势待发!【大方观察】
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:
二季度恢复到去年正常水平
4月3日,旭辉控股集团(00884,以下简称旭辉)发布未经审核的营运数据显示,于2020年3月,集团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01亿元,合同销售面积约624,700平方米,3月合同销售均价16,200元/平米。
1-3月合计,公司共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24亿元,合同销售面积约1,389,000平方米,1-3月合同销售均价16,100元/平米。
在上周五举行的业绩沟通会上,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,受疫情影响,旭辉一季度的部分开盘后延,今年上下半年的销售节奏从以往的40比60调整为33比67。新推盘预计4月起逐步恢复,二季度恢复到去年正常水平。此外3月的销售案场访问量已恢复到去年的九成,预计4月销售可恢复到以往八成,5月有望基本恢复。
胡葆森谈疫情之下的房地产:
短期承压,却也是兼并收购时机
据一财网消息:截至3月31日,已有近100家房地产上市企业发布年报。在这些企业的业绩发布会上,疫情如何影响房地产成为必问话题。
3月30日下午,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承认,短期内,疫情对宏观经济、对房地产行业冲击较大。不过,他同时认为,即便行业面临短期承压,但从长期看,中国的城镇化仍在继续,经济总体向好的态势也不会逆转。因此,疫情并不会改变地产行业的基本面。
胡葆森在受访时的观点如下:
疫情对房地产企业的这种影响,更多是心理上的冲击,短期冲击不足为惧,长期向好基本面并没有改变。对前期杠杆过高、没有准备的企业而言,这是危;但对在人、财、物等方面做好准备的企业来说,更是机。
一般情况下,大部分企业在上一年的11、12月就开始做来年的年度计划。我相信,很多企业在制定2020年计划时,都没有考虑到疫情的爆发。因此,这对企业经营来讲是个突发情况,在精神上、物质上都造成很大的冲击。
疫情下,中小房企压力巨大,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,但对于基本面良好的优质区域龙头企业、规模企业,很可能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。
房地产是现金流密集行业,对现金流的要求非常高,只有提前储备足够的资金,坚持稳健经营,才能防患未然。
疫情发生后,不少银行机构的负责人主动打电话,对我们表示支持。建业这么多年积累的市场信用,在这时候发挥了很好的作用。
虽然房地产行业短期承压,但从中长期来看,整个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。
以河南为例,2019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刚突破60%,河南的城镇化率才刚接近54%。相比全国,河南城镇化的空间巨大。按照正常情况下,70%~75%的城镇化率目标预测,至少在未来十年这个长周期看,房地产行业还将会持续向好。
疫情本身不是好事,但给企业带来一些转机:一方面能迫使企业沉下心来思考;另一方面,也是整个房地产行业兼并收购的时机。
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:
组织结构调整不是拍脑袋
3月31日,据碧桂园内相关人士透露,碧桂园在广东此前的11个区域公司,整合成3个,减少了8个区域公司。
3月27日,碧桂园在2019年度业绩线上发布会上,针对此前的组织结构调整,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表示,“组织结构调整不是拍脑袋,是根据市场等做出安排。组织结构调整是面对市场需求和内部管理需求,碧桂园对于区域安排是做实做强,进一步优化管理效率,提升管理能力,希望区域人员越来越优秀。”
莫斌3月27日在业绩发布会上说,这次疫情尤其在2月份,对房地产销售有直接的影响,3月份随着线下售楼处陆续恢复,销售基本恢复到正常的水平。
“我们相信中国市场是巨大的,新型城镇化的推进,仍有巨大的空间。”莫斌说,得益于公司一至六线的全面均衡布局,虽然疫情带来一定影响,集团还是有相对大的空间,可以进行调整。对于未来地产的走势,碧桂园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。
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:
今年为洗牌年,并的机会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年
国内的文化旅游产业供给远远不够
3月27日,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召开2019年业绩发布会,董事局主席孙宏斌携管理层出席。对于并购,孙宏斌回应,融创把今年定义为洗牌年,并购的机会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年,但今年并购的机会并不是特别好,有优质并购标的的机会并不多。他表示,现在出现困难的公司,一类公司是因为这几年在冲量的时候拿的地太贵了,所以盈利压力、流动性压力都大。流动性压力大了以后,如果有价值,也是并购的好标的,但是流动性压力大,又没有价值,算下来是亏钱,就不是一个好的标的。
融创中国发布2019年财报显示,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93.2亿元,同比增长35.7%;实现归母净利润达260.3亿元,同比增长57.1%,创历史新高;实现净资产收益率约为37.2%,同比增长4.3个百分点;预计每股分红1.232元,同比增长49%。销售方面,2019年融创连同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为5562.1亿元,同比增长约20.7%。公司2020年的销售目标为6000亿元,全年可售资源将近8200亿元。
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在线上业绩会上进一步指出,公司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,未来销售额的增加是水到渠成的事。以稳健、安全、均衡为基础,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,最终来实现利润的提高,才是融创未来的管理逻辑。
孙宏斌也表示,融创此前的融资成本略高于其他头部房企,大约在6%-8%,未来希望多通过发债、银行贷款等方式,在今年将融资成本下调1%-2%。
文旅方面,2019年收入大幅提升41%至28.5亿元,广州、无锡、昆明等新项目也陆续开业;融创文化则把握行业转角,聚焦优质内容,快速全链布局,尤其是把握市场低点机会,收购梦之城文化75.7%股权,获取阿狸、罗小黑、小鹿杏仁儿等多个知名IP。2019年9月份,基于融创文化IP“罗小黑”的大电影《罗小黑战记》上映,票房超3亿元。
孙宏斌表示,国内的文化旅游产业供给远远不够,需求超过供给量。疫情只是造成短期影响,长远来说坚定看好。
此外,融创还计划在今年加速调整资产结构。孙宏斌表示,今年流动性不错,借此机会肯定要处置一些资产。“我们会卖掉一些酒店、商业和乐园项目,但同时也有新的产业项目在做,希望质量会越来越好。
龙湖董事长吴亚军:
水大鱼大、蒙眼狂奔的时代注定一去不返
2019年龙湖的既定目标是2200亿元,这个看似保守的目标,正是龙湖对战略定力的坚守,也是对企业自身发展节奏的坚持。吴亚军表示:“水大鱼大、蒙眼狂奔的时代注定一去不返。”
2019年年末,龙湖现金充沛,在手现金609.5亿元,较去年增长34.67%;能够完全覆盖短期负债的139.3亿。
疫情的突发愈加考验一个企业的现金流,而一直维持良好负债结构以及充足现金流的龙湖,危难之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抗压性。吴亚军坦言道:龙湖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注重现金流,2020年1月份已完成了全年的基本融资,现金流不是危难时才考虑,而是“要天晴补屋顶”。
关于提问:当前大环境下,强化主业、保有现金流是很多房企的第一要义,龙湖的多元化策略是否会做出一些妥协?
吴亚军说:首先,C1到C4航道都是我们的主业,所以都值得强化。第二,我不认为我们是多元化,因为对龙湖来讲,客户是差不多的,能力是差不多的,如果跨了一个领域,是我们能力之外或者是现有的客户之外的客户,我觉得那叫跨专业、跨行业,这一点难度根本不称其为难题。
第二个问题,现金流不是今天才注重的,我们去年下半年就在注重现金流,所以今年年初1月份就完成了全年的基本融资。我们做压力测试的时候,就预计疫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,仍然可以保证公司能够比较正常的活着。
今年的指标里,哪怕微弱的情况下,仍然要考虑有所增长,我觉得这就是强者的姿态。强其实不是说要强、好强,实际上是过去的沉淀,在危难之中能够产生一定的爆发力。
龙湖集团CEO邵明晓:
不拿地王 守住资产负债率
图中人物从左到右依次为:龙湖集团首席执行官邵明晓、董事长吴亚军、首席财务官赵轶
龙湖集团首席执行官邵明晓在龙湖业绩会现场问答实录中透露:这次疫情来得比较突然,从1月末,我们在集团层面做了安排。2月初,龙湖营销团队集结待命。从2月中旬开始,我们陆续向当地政府申请总共153个售楼处的复工。这是一个举措。第二个举措,从2月下旬开始到3月中旬,全集团216个工地,已经96%复工,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;另一方面,我们紧抓乙方的劳动力供应,全集团216个工地所需要的10万个左右的劳务岗位,在3月中旬已有96%全部到位。总体来看,应该可以保证今年整体销售供货,包括我们的交付,除武汉之外应该不会受太大影响。应该说,面对疫情,从市场的反应和龙湖的执行力来讲,虽然有些冲击,但整体可控。不需要做大的供货结构、销售结构、结构的调整,基本上能够按照预定目标,顺利、平稳往前运行,全年2600亿的销售目标有信心完成。
邵明晓介绍,拿地龙湖是按照全年净负债率的控制来倒算,保持50%-60%的净负债率水平,今年的拿地金额应该会在去年的基础上稳中有增。龙湖总体上财务比较稳健,现金相对充裕,可以在土地市场相对冷的时候多拿一些项目,如果土地市场非常热,就会缓一缓。从节奏来看,今年1-2月已经拿到了17个项目,相对来讲还是不错的。我们判断,过去两个月是拿地时机,最近我们发现一些城市的地价已经上来了,尤其是一些热点城市。所以这段时间反而我们是平和的心态,用频率换概率,有机会就去,能达到我们的指标就拿,达不到就算了。
未来我们也在观察,且走且看。前提还是守住财务纪律,守住净负债率,不拿地王,不拿高价地,达到我们的指标,把节奏踩好。收并购,我们保持着差不多四分之一到30%的比例,比较倾向于项目级的收购,相对比较简单,也不是为了收并购而收并购,而是看机会。
邵明晓说,过去这两个月的疫情对于商业冲击还是比较大的,2月份关店的数量达到了接近八成。3月份,39个商场已经全部恢复营业,复工的面积达到了五六成。
从全年来看,我们今年要开业的9个天街,招商进展情况都还比较顺利,除了一些国际品牌,合作时间可能要靠后一些。减免租金带来的几个亿的影响,我们会在未来一步一步通过运营去消化。总体上我们有信心达成承诺,全年力保60亿的商业租金收入的达成。
关于长租公寓压力说:冠寓是我们一个新的主航道业务,刚刚出生两岁多就遇到这么大一个挑战,但也不是坏事。到去年年底冠寓已经开业了7.5万间,今年我们会开到10万间,速度比之前要调得更稳健一些。去年的收入不到12个亿,今年可能会有接近20个亿的收入,但今年我们更追求质量。现在的压力是,因为疫情,一季度收入大概会受到25%的影响。但是我们相信,慢慢地这个影响就会消除。中长期来看,我们还是非常坚定,今年10万间开业的目标也是要达成。
朗诗地产执行董事及总裁黄征指出:
坚持不拿地王的基本原则
3月30日,朗诗绿色地产有限公司线上召开2019年业绩发布会,是董事局主席兼执行董事田明携执行董事兼总裁黄征的首秀。
对于未来朗诗的推盘计划时,黄征表示,去年获取的21个新项目都会在今年推出,今年大约有630亿推盘,主要集中在二三季度,占比70%,包括新盘和加推的项目,此外,二季度销售会回到正常水准,三季度会跟上今年销售计划。
以下为朗诗绿色地产有限公司总裁黄征在 2019全年业绩发布会现场部分问答:
目前公司经营情况良好,尤其经营安全比较高,所以未来还是希望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上,朗诗的产品和经营模式具有竞争力,对发展充满信心。具体2020年的销售目标,希望维持之前的综合增长率,稳中有升。今年会有21个新项目推出,在差异化的经营能力上,朗诗在未来希望成为房企转型升级比较优秀的(案例)。
截止去年底,整个公司土地储备是1314亿,其中中国地产1188亿,美国地产是127亿。已售未结转方面,截止去年底,我们有152亿的已售未结转的物业,按照计划,今年预计会结转100至110亿左右。因为我们的战略以小股操盘合作开发,包括委托代建等灵活方式为主,我们认为维持一个合理的权益是比较重要的。
刚才田主席也讲过,我们是介于轻资产和重资产之间的模式。整个土储比例是20%左右,有股权的比例是40%左右。我们认为目前权益比例是比较合理的,未来我们维持货值,还有权益项目里面维持这样一个比例的范围。每个阶段的市场形势不一样,拿到项目的质量有所不同,还是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状况和区域发展情况,以及不同项目的盈利情况,在某些项目可能会灵活调整我们的比例。
今年第一季度有3、4个项目受影响,预计延迟到二季度开盘,这对第一季度销售产生影响,但是全年的销售情况不变,整个中国地产部分预计630亿左右推货,基本上是在第二和第三季度,二三季度大概占到70%。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新开盘的,有一部分是老项目加推的,第二季度销售回到比较正常的水准,三季度销售会跟上来,推货量会加大。
动工方面,去年新增21个项目,大概面积在460多万平方米,现在获取的项目基本上可以进入开发的项目,所以这部分基本上不存在延后的情况。竣工面积,我们有150亿左右的货值已售未结转的,这部分对应的面积是100万平方米左右。
关于黄征总裁上任后有哪些规划?
黄征说介绍:第一个朗诗一直以来的战略都是比较一贯的,坚持产品上的创新。根据新的产品线,原来产品主要在城市中心高端住宅使用,现在新的产品基本上可以覆盖到市场上80%以上的改善型需求。
第二个是以小股操盘为主的,包括合作开发,委托待建等一系列的方式来扩大市场上的份额,我们认为这也是需要加大的方面。
第三个是收益、利润率和发展规划上,大方向上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,以现金流、管理为非常重要的经营原则,提高周转率,加大推盘的速度,前提是保证产品质量。
还有是坚持不拿地王的基本原则,会继续坚持稳健的策略。其他方面,包括在团队和组织调整上,会继续坚持比较扁平的组织架构,维持比较高的效率和效能。
富力联席董事长李思廉:
今年内负债再降15%,加大旧改力度
3月26日,富力地产2019年报披露显示,于2019年,全年收益及毛利分别增加18%及7%至908.1亿元及297.7亿元,物业销售的毛利率则为34.9%,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富力的净负债率始终偏高。2019年富力地产的净负债率高达198.9%, 有息负债达1971.4亿元,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务为622.7亿元,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29.04亿元。
降负债是富力这几年持续的主题。实际上公司已采取了各种措施降负债。去年7月,李思廉起起草了一份《关于要求地区公司确保完成销售任务的通知》的文件,表示公司的工作重点应围绕“促销售、抓回款”开展,且原则上暂停拿地工作。
2019年年末,富力将净负债率降到了200%以内。富力联席董事长李思廉表示,短债基本上大概一半已经还掉或者已经延长了,希望通过加快销售速度,以及平稳买地的方式,能够将负债率慢慢下降。
他透露,富力正在积极吸引战略投资或考虑出售一些重资产项目,从长远考虑减轻负担。富力地产管理层称,“预期在今年内可以将净负债率下降15%到185%以内;在3年左右,可以将净资产负债率降到150%以内。”
未来,富力致力于降低土地成本和加大旧改力度。2019年,富力全年在32个城市共取得38幅地块,新增权益货值1220亿元,面积939万平米;新增拿地平均地价仅为2600元每平米。截至2019年底,权益建筑面积约7060.5万平方米,储备货值超过7450亿元,可售面积约为5790万平米。
2019全年,富力城市更新业务已签约的合作城市更新项目超过了70个,规划总建筑面积超过了7000万平米,可售面积超过4000万平米。其中,一二线城市的面积占比92%,在大湾区面积占比达到60%。
富力集团董事长李思廉亦分析称,中国(经济)离不开房地产,所以对于今年还是很乐观。一来疫情完全受控,而且回看2003年SARS后,经济反弹很快,而且全世界资金都没地方去,中国还是很安全。
华润置地总裁李欣:
八成土储集中在一、二线城市,
对达成全年目标有信心
3月26日,华润置地有限公司以电话会议形式举行2019年全年业绩会。总裁李欣、副主席张大为、高级副总裁谢骥等管理层出席会议。
在会上,管理层强调,华润置地会坚持既定的战略方向,坚持“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”的 定位,坚持“2+X”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,强调规模质量的协调发展。战略方向不变的前提下,公司会加大对主营业务的推动和发展。
此外,2019年华润置地毛利率水平为三年新低也引发媒体关注。管理层称,行业毛利率水平目前呈下降趋势,而且下降得很明显,华润置地有信心维持有行业竞争力的毛利率水平,2020年维持在30-35%。
华润置地总裁李欣在业绩发布会上称,公司今年可售货值达5000亿元,其中八成土储集中在一、二线城市,加上需求仍强劲,市场情绪也有复苏,对达成全年目标有信心。业绩报告也称,公司将继续大力发展开发物业、确保“高品质、高效率、低风险、优成本”,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,保持销售规模行业前十的地位,实现规模和利润双增长。
美的置业总裁郝恒乐:
今年不谈目标 不拿高价地
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:
现在最关注的不是销售额,是利润
3月23日,绿城中国(03900.HK)召开了2019年业绩发布会,这是张亚东担任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的首份年报。张亚东还在业绩会上透露了绿城2020年以及未来5年的销售目标,2020年的营销目标和投资目标均为2500亿,到2025年实现销售规模5000亿,传统的房地产开发重资产部分实现3500亿,轻资产代建业务部分实现1500亿,绿城业绩平均每年以15%的速度增长。
居中为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
绿城最新拿地情况显示,2020年前两个月,绿城在北京、杭州等10个城市累计获得13宗地块,预估货值585.6亿。
业绩会上,投资者们最关心的问题是绿城的减值拨备情况。业绩报告显示,绿城已经连续三年计提拨备,2017年计提了9.9亿、2018年计提了约17亿、2019年再计提了减值亏损约13亿。
连续三年的计提让投资很是不满,他们对此称之为“爆雷”。
对此,张亚东向投资者们道歉,但他不认可“爆雷”的说法,他在2018年想那个业绩会上已经跟投资者说了利润不会太好。同时,计提拨备是为了公司负责,目前大部分问题已经接近,一小部分问题正在解决。
张亚东还表示,如果前几年算是绿城的“康复期”,今年开始绿城用三年去发展,就相当于是是在“健身期”,再过三年到2023年的时候,可能就变成了快速起跑期。
张亚东现在最关注的不是销售额,是利润。因为2020年的利润实现主要依靠2017年拿得地,但2017年拿过一些高价地,当时政府也没有出台限价政策,后来限价政策出了,这些项目显然利润不好。
对于收并购,张亚东表示确实这方面机会比较多,今年希望加大这方面工作,但绿城对产品的要求,还需要找到合适的收并购主体。
在张亚东较为看重的人均效能方面,2019年,绿城积极落实营销项目群管理,降费增效,人均销售金额提升至8430万元,同比增长34%,营销费率同比下降18%。对此,张亚东表示,在2018年和2019年员工总量大致不变的情况下,规模扩张明显,绿城实施了项目群管控,将营销条线和其他条线打通,人均效能得到提升,从原来的行业中等偏下转变成现在的中等偏上。
绿城中国执行总裁郭佳峰:
绿城管理上市可以确立绿城中国代建业务的龙头地位
3月17日,随着绿城中国2019年度业绩报告的披露,绿城中国2019年业绩发布会也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同期举行。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、执行总裁周连营、执行总裁耿忠强、执行总裁郭佳峰、副总裁李俊等在线进行业绩介绍并回答媒体问题。
对于绿城管理上市,郭佳峰在会上表示,绿城管理上市可以确立绿城中国代建业务的龙头地位,受到资本加持后,融资渠道和资本代建业务也会进一步扩展,可以支持绿城中国规模上的增长。
据了解,分拆完成后,绿城管理将继续作为绿城中国的附属公司,绿城中国仍将其所有资产、负债和收益表项目合并入账。
长和及长实董事会主席李泽钜:
香港及内地依然为集团的重要市场
当然,大家也可关注长江实业,关键时刻!房地产挺住了李嘉诚!内地依然很重!【每周地产评论】
2020年,全球经济进入不确定期。李泽钜预计,未来香港本地物业市场将面对不同程度的挑战,并继续由市况及政府相关房屋政策所主导。长远来看,市场对物业的基本需求及购买力将有助楼市恢复平稳发展。李泽钜表示,在目前经济动荡环境之下,集团将继续秉持“发展不忘稳健、稳健不忘发展”原则,于全球物色新投资机遇及发展固有业务,而香港及内地依然为集团的重要市场。
佳兆业董事局主席郭英成:
今年努力将负债率降至120%或以下
现金流的安全是最重要的
佳兆业集团(01638.HK)日前发布2019年度业绩公告,合约销售金额人民币881亿元,同比增长26%;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%达480亿元,三年复合增长率近40%;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大涨67%至46亿元。佳兆业2019年业绩报告显示,2019年全年,佳兆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6%至42亿元,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67%至46亿元,毛利增长24%至188亿元,毛利率为28.8%,稳居行业较高水平。
同时,资本结构持续改善,截至2019年底,佳兆业净负债率按年初限定的目标提前下降至144%。2019年,佳兆业开拓了供应链金融、长租公寓等业务,总额超过110亿元。业绩发布会上,佳兆业董事局主席郭英成称:“今年努力将负债率降至120%或以下。”
郭英成在回应疫情之下是否有收并购和合作的机会时,表示:“房地产行业讲的是现金流,现金流的安全是最重要的。疫情对今年房地产有一定的影响,特别是对经济周期。目前国内疫情控制得非常不错,在收并购方面是可遇不可求的,我们一定要突破,收并购还是以长三角作为主要的收购目标,因为这一块的经济比较发达,当然竞争也比较激烈……现在有钱是最好的,疫情期间土地很便宜,地价也不高,拍卖溢价比较低。”
佳兆业总裁麦帆:保持千亿目标不变
在佳兆业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,佳兆业总裁麦帆介绍,目前佳兆业复工率已达到92%,2020年集团整体的可售资源约1800亿元,从推盘时间来看,主要集中在三四季度,总体可控。基于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增长的信心和集团合理的战略布局,今年有信心完成1000亿元的销售目标,保持千亿目标不变。
麦帆还补充介绍,疫情之外,2020年还可以看到新的机会。“我们今年互联网的板块和大健康板块,一方面得到了市场的认可,另外一方面也说明集团多元化的投资是具备一定前瞻性,坚定了我们多元化、走国家大政方针支持的产业方向的基本思路。”
- 推荐阅读 -
互联网时代,房产社群连接者
关注好房子,新地产,新生态、新战略
欢迎关注"地产号"(ID:wangfanghouse)